北方汉人的丧葬习俗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3269 更新时间:2019年01月18日12:02:24 打印此页 关闭
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中国人还特别讲究语言艺术。比如民间凡结婚娶媳妇都要披红戴花,这不但被称为喜事,且是红喜。而一旦家里有老人故去,儿女们都要穿素衫、戴孝帽、穿白鞋、上下一身白,所以民间就把丧事称做白事,年过7旬的老人故去被称做“喜丧”,叫做“白喜”。

  故民间才有了“红”、“白”喜事之说。

  松嫩草原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,古时原本无汉人居住。近代垦荒后,各省移民才纷纷来此开荒定居。这些移民们不但带来了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,也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习俗。而当人们一旦把这些风俗习惯经过去粗取精使其优化后,便形成了北方一些特有的民族习俗。而北方的丧葬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
  据有关史料记载,本地汉族人死后,历来都用棺材装殓,实行土葬。人在病危时,子女们便把棺材(寿材或寿木)和装老衣(即寿衣)准备好。杨木棺材为次品,松木棺材为中品,楸木、红木棺材为上品。棺面多画凉亭、人物、山水、树木、“二十四孝”等。寿衣多为黑色,整套寿衣不准有扣,全部用带子系,表示后继有人即带“子”之意。死者决不能死在炕上,据说死在炕上,会把炕背到阴间去。所以儿女们事先要在外屋用木板搭灵床,把死者停放在灵床上咽气。尸体要在第二天装入棺材内,俗称“入殓”。死者口内要含一枚铜钱,俗称“压口钱”。左手拿打狗干粮,右手拿打狗棒,这是为死者前往阴间路上撵、打狗准备的。头上或棺前放一盏灯,并放一小木桌,上摆米饭、油炸粉条、鲜白菜等祭品。桌前放一泥盆,俗称“丧盆子”,用来烧化纸钱。同时要在大门外挂过头纸,男挂在左边,女挂在右边,死者的岁数多大就挂多少张。在屋门前头搭起灵棚,棺材停放在灵棚内。每天死者的儿女们都要到屯外土地庙去送浆水,俗称报庙。穿孝服办丧事是当地汉族最明显的传统风俗。无论贫富,对死去的先人均以厚丧为孝。人死后要请阴阳先生,俗称“出黑的”,决定死人在家放几天和选择坟茔地。一般人死后要在家停放3天,有钱人家可停放5天至7天。在家停放的最后一天,把棺材盖移开,让子女们和死者见上最后一面,并用白酒点擦死者的耳、鼻、眼、口等处,俗称“开光”。然后盖棺、钉寿钉。往墓地抬送时抬棺材的人最少是24人,人称24杠;最多是32人,人称32杠。起棺时,死者的长子要把丧盆子顶在头上摔碎,然后扛灵头幡在前引路。大姑爷(死者的大女婿)要撒用黄裱纸剪成的“买路钱”,俗称“出殡”。抬到墓地后,把棺材放入事前挖好的墓穴内,死者的长子先抓一把土撒在棺材上,然后大家一齐动手埋成圆形坟包,棺材入土称为“下葬”。

    旧时的丧事中封建迷信甚多。贫穷人家死后停放时间也不等。如贫家一般当日入土,官僚富贵人家最少停7天,也有停半个月才出殡的。富家子弟们都要雇鼓乐昼夜吹打,请僧道做“佛事“,找阴阳先生看风水、选坟地,扎纸人纸马,披麻带孝,出殡时摔丧盆、打灵幡、撒纸钱,备办酒席,招待吊唁人。如1929年4月,被称作肇州“韩、吕、潘、乔”四大家族首富的韩殿墀家韩的弟妹三老太太发丧,死者穿的不必说,还特做了三层套棺,并在头上、双手、双脚各放一块金元宝。在家停丧三七二十一天。院内高搭灵棚。雇吹鼓手,请和尚、道士念经超度亡魂。每天僧道念三遍经、喇叭吹三次、厨师上三遍供菜均赏钱。设有荤素两个厨房,每天三顿饭,天天杀猪宰羊。21天杀100多口肥猪,50多只羊,顿顿成席,酒肉丰盛。亲戚、朋友、伙计,甚至要饭乞丐也都在那里吃住。因韩家声望高,当时的县长、警察都来其家吊孝。一时间韩家大院内车水马龙,来往人员络绎不绝。韩家是高门大户,子孙满堂,且三老太太辈分最高,此辈人在家族中所剩无几,故儿孙们都一律大披孝,孝衫从头顶一直拖到地面。由于白布用量特大,最后竟将丰乐、肇州等店铺内的所有白布全部买光,又派人到哈尔滨往回采购。还请了一些扎彩匠到他家做扎彩活,纸人、纸马、纸轿、纸幡、纸房屋、纸日用器皿;还用黄布、白布缠做的金桥、银桥……凡人间所有无一不有,真是挥金如土。出殡那天非常热闹,扎彩从其家一直摆到北门外,足有二里多路(其家在今丰乐西街道北派出所附近)。雇山东人抬的八八六十四杠,一路僧道念经。喇叭吹奏哀乐,孝子贤孙身着白孝衫在前面磕头。路过金桥、银桥时,有人扮演的恶鬼在桥头拦路阻止通行,其家人就往桥上大把大把的扔钱,“恶鬼”和花儿乞丐就上前抢钱,钱扔到一定程度“恶鬼”才允许通行。为防止在路上出事,还安排有警察维持秩序。送葬人、围观者,人头攒动,街道上车马塞途,很长时间才抬到西四里韩家墓地才落地下葬。三层套棺用砖砌就,非常坚固。送葬后,扮演恶鬼拦路的人,每人从韩家马圈里各挑出一匹好马、备上鞍辔,作为报酬。

  过去的富贵者都葬在自家坟茔地里,而穷人因无立锥之地,只能埋在荒郊野外乱坟岗上草草了事。

上一条: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下一条:祭文——祭奠逝者而写的哀悼文章